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浪潮席卷各个领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也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方便档案资源利用以及实现档案的长期保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馆藏档案数字化的首要意义在于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以纸质档案为主,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存储和检索等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将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存储能力,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分类。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就能迅速定位到所需档案,大大缩短了查找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数字化管理还便于对档案进行动态更新和维护,及时修正错误信息,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数字化档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了档案资源的利用。在传统模式下,利用者必须亲自前往档案馆,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档案,这对于一些距离较远或时间不便的利用者来说,十分不便。而数字化档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共享,利用者只需在有网络的地方,就能随时随地访问档案信息,实现了档案资源的远程利用。这不仅方便了利用者,也拓宽了档案的服务范围,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此外,数字化档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使档案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档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再者,数字化是实现档案长期保存的有效手段。纸质档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如温湿度、光照、虫害等)和人为因素(如火灾、水灾、盗窃等)的影响,导致档案损坏、丢失。而数字化档案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盘、光盘等介质上,只要存储设备正常,就能长期保存。同时,数字化档案还可以进行多份备份,分散存储在不同的地方,降低了档案丢失的风险。此外,数字化档案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不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保证了档案信息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然而,在推进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是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大,包括硬件设备的购置、软件系统的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数字化档案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日益增多,如何保障数字化档案的信息安全,成为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加强统筹谋划。明确现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和长远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和档案“双套制”进馆要求,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不掉队、不偏航,紧跟时代步伐。
配套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资金采购计算机、扫描仪、服务器、档案应用管理系统等,先后建成了档案数字化扫描中心、档案中心机房,建立了具备馆藏数字档案传输、交换、存储、安全防护等功能的局域网络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档案查询,极大提升了档案数字化成果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狠抓数字化进度。通过档案数字化外包与馆内扫描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定标准、定任务、定时限,年均完成50万幅扫描任务,对使用频率高、事关民生的档案优先进行扫描。截至目前,馆藏档案数字化扫描532万余幅,原文挂接480万幅,挂接目录46万条。
确保数字化质效。严把安全关,加强数字化加工场所、人员、设备、数据存储载体等管理,严把质量关,及时排查整改图片漏扫、分件错误、著录不全等问题,严把复查关,做到著录与档案原文100%挂接成功,有效保障档案数字化成果质量。
为了有效推进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确保数字化建设所需的资金到位。同时,要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先购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档案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数字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数字化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取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措施,确保数字化档案的信息安全。
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目标,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
馆藏档案全面实现数字化
为加快建设数字包头,提升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包头市财政局不断发挥财政职能,积极筹措资金,助推全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支持提升档案保护水平,将档案保护费列入年度预算,近年来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65万元,持续做好档案经费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包头市已建立涵盖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工业遗产档案等11个档案的专题数据库。开辟《包头印记展》《老包头记忆展》等网上展厅,进一步发挥了档案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价值。
积极支持包头市档案馆实施《包头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累计拨付第七批馆藏档案数字化项目款180万元,支持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任务。截至目前,扫描档案超过1400万页,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已达到100%。
加强档案保护各项经费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注重对项目过程运行监控,全面掌握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执行进度,对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并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