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档案事业发展需要。一方面,全国档案数量急剧增加,各个档案管理机构对于档案的接收和存放已经到达一个极限,实体档案所需的场地空间越来越大,人力物力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们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历史档案、红色档案、个人档案等资源的查阅、利用需求增加,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档案服务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
因此,档案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档案数字化管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纸质、照片、声像等实体档案转化为数字形式的电子档案,并通过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开展档案存储、管理、检索和利用等功能的过程。这一管理方式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整合,促进档案资源的理共享和利用,为档案的高效管理和广泛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档案数字化管理该如何实现?
首先,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是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创新,能够实现对档案和档案材料收集、鉴别、整理、保管、转递、统计、查阅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并可通过组织系统专网实现档案的网上浏览和远程查借阅功能。按照档案业务工作流程,经过系统管理员的授权,单位内部领导和有关科室可以在各自办公室查阅档案,外来查档单位可以在阅档室通过电脑查阅电子档案,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阅档。系统全面运行后,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实现档案由管理向信息研究与利用的质的转变。
档案数字化管理以组织系统专用资源网为网络基础,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在组织系统内部实现本地及远程查档、阅档功能。系统在安全方面进行了考虑。可按日期、时间或长期有效等多种方式,完成阅档授权;阅档过程进行详细的日志记录;信息采用加密信道传输等多种方式,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其次,档案数字化管理主要有以下流程。
1.扫描和数字化:将纸质档案通过扫描仪转换为数字图像或文档。可以使用OCR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扫描的图像或文档转换为可编辑和搜索的文本。
2.数字档案存储:将数字化的档案存储在计算机或云储存系统中。这可以提高档案的可访问性和安全性,减少纸质档案的存储和维护成本。
3.元数据管理:对数字档案添加适当的元数据,如文件名、描述、日期、关键词等。这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和检索档案。
4.档案索引和检索:建立档案索引,以使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日期、类型等条件进行检索和访问。
5.安全性和权限控制:对数字档案实施安全性控制和权限管理,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修改档案。
6.档案保护和备份:建立合适的备份策略,确保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和防止数据丢失。
最后,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档案数字化管理将会在档案管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助力档案事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便捷、完善的档案利用服务,提高档案服务水平。